| 
                                           大地震!安徽巢湖城的商圈发生大地震。  
  五代皆称霸於巢湖之金家子孙终於出售所有的财产,黯然离去,而且表明永远不再回来这个伤心地方。金家当代主人金财亦躺在坟场忏悔啦!因为,金家老祖宗在水灾后粮价暴涨后继续累积四代之财富,却被金财玩女人及嗜赌一下子败个精光。不少人皆说金家以不义之财起家,败得好!代之而起的人是个令人争议的人物,他叫龙中原。  
  龙家是巢湖城之另一富户,他们已经屹立五代。  
  龙家老祖宗昔年以走镖维家,不知如何的致富。  
  他们代代顾人经商,自己却云游天下,没人见过他们的店面赚过大钱,可是,他们却代代逍遥度日,店面既不减也不增。龙家更是代代单传迄今。  
  可是,龙中原之双亲在七年前云游时遭劫匪杀死之后,龙中原之祖母因为哀伤过度,不出半年便驾鹤西归。龙中原之祖便售光所有的店面。  
  他率龙中原出去云游二年余之后,便寿终正寝。  
  从此,龙中原便独居於巢湖旁,他为人慷慨又广交,他甚至结交熊彪等这一批被视为毒瘤之人物。他慷慨到有求必应。  
  任何人只要向他开口或伸手,他皆会帮助。  
  所以,他是个受人争议之人物。  
  昔年,金家买走龙家的财产,这回,龙中原连本带利的买走金家的所有财产,有人形容他是“王子复仇记”。不过,很多人皆研判他撑不了太久。  
  因为,他一接收金家财产之后,便大方的赏钱给店面下人及田地之耕户,此外,其他的下人也皆获赏。 最令人批评的是他要经营游湖生意。  
  他一口气买下三百余条大中小船只。  
  他雇用大批的人及预付工资和赐赏。  
  他更雇用数万人天天在湖边搭建码头。  
  他们砸石入湖般花钱。  
  所以,很多人皆研判他支撑不了多久。  
  此外,他成立马车行,他买三百部马车及雇人经营。  
  对生性保守的巢湖人而言,龙中原在玩火。 不过,另有更多的人支持他,他们便是城中之少年家们及低收入人员,因为,龙中原大 量雇用这二种人。一向喜欢打架及惹是非的一百余名青少年更全部投效龙中原,他们如今天天到处忙得挺起劲哩!因为,龙中原请他们管理各产业。  
  这一百余人一向被人视为头疼人物,那知,他们一受重用,居然卯足劲的干活,他们已经罕再打架及惹是生非。有识之士不由暗赞龙中原善用“牛头班”人员。  
  龙中原是在六月二十二日买下金家的财产,他接着天天冲刺,即使在七月这个鬼月,他冲刺更积极。这一百余名彪哥悍弟们也跟着冲刺。  
  五处码头因而在十月底便先后完成。  
  大中小船只亦全部入湖。  
  各项器材也全部上船。  
  马车也天天在城内外开跑。  
  八月初,近百名游客终於先搭船入湖。  
  他们边赏景边垂钓。  
  巢湖一向多鱼,由於它是金家所管,罕有人敢偷捕鱼,所以,这一百余人一垂钓,便连连钓上大鱼。他们为之大乐!他们便在船上烤鱼及煮鱼而吃。  
  这天下午,他们皆拎着一大串鱼离去。  
  不出三日,便先后有三千余人前来游湖及钓鱼。  
  接着,游客如雨后春笋般激增。  
  八月底,每条船皆天天爆满。  
  此外,随时随地皆有大批人在湖畔等候上船哩!又过三日后,三百条小舟已经入湖报到。  
  租船的费用也上涨三成。  
  此外,龙中原又买三百部马车协助运送游客。  
  他因而日日见财。  
  研判他支撑不久之人纷纷跌破眼镜啦!九月底,他的各田地皆丰收,他把所有的收成放入山上的粮仓中,他宣布不对外地卖粮,他要把粮供应乡亲及游客。此外,他一文也不涨粮价。  
  巢湖人因而为他喝彩。  
  由於他首创游湖、垂钓以及在船上自炊自食,来自金陵的游客颇爱这种新鲜玩意儿,游客因而大增。入冬之后,游金陵之人也顺道游巢湖。  
  龙中原见状,便提前又买入五百条大小船只。  
  此外,他又买一千部马车。  
  他自己吃肉,也让所有的下人喝汤,他赚大钱,也赏所有的下人,他尤其赏那一百余名彪哥悍弟们。他更不定期的与他们吃喝着。  
  他更请他们各训练十名少年做帮手。  
  他更以大人之工资雇用这一千余名少年。  
  他似‘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大批雇用青少年。  
  尤其船夫们车夫中,已有七成是青少年。  
  这些人皆血气方刚,论感情,讲义气,龙中原不但是他们的主人,更是他们最佩服的原哥。因为,龙中原慷慨讲义气。  
  因为,龙中原经常指点青少年几招武功。  
  他已成为上万名青少年之偶像啦!如今,只要有人向龙中原开口伸手要钱,龙中原皆阿沙力的给钱,不过,对方必须在码头或车行做工。没人批评他此举太过份。  
  相反的,大家皆称赞他给大家工作机会。  
  大家更赞他已使不少的懒人勤快。  
  巢湖的其他商人由於游客天天大增,他们的生意跟着转佳,所以,他们皆已视龙中原为财神爷。十二月十五日上午,一批新船又入湖,一批新车也上路,可是,码头上仍然随时有游客在排队等候着。龙中原却在庄中招待二位大汉。  
  他们便是熊彪及万泰。  
  只听熊彪道:“阿原,你可真行!”  
  “谢谢熊老大赐这条财路!”  
  “哈哈!我早知你是块料,想不到是块上等好料!”  
  “若无熊老大帮忙,再好的料也会发霉烂掉!”  
  “哈哈!很好!”  
  万泰低声道:“没人来找碴吧?”  
  龙中原摇头道:“没有!谢谢您们罩我!”  
  熊彪笑道:“我已对外放过话,没人敢动你啦!”  
  “谢啦!请笑纳!”  
  龙中原立即取出一叠银票交给熊彪。  
  熊彪笑道:“太见外了吧?”  
  “若无老大提拔,我怎有今日呢?请笑纳!”  
  “哈哈!上路!”  
  熊彪便收下银票。  
  万泰道:“开春再交三百条船,如何?”  
  龙中原点头道:“行!价格不变吧?”  
  “是的!”  
  “谢谢泰哥帮忙!”  
  龙中原也送上一叠银票。  
  万泰哈哈一笑,便收妥银票。  
  又过一阵子,熊彪二人才欣然离去。  
  不出半个时辰,县衙捕头率三人来访。  
  龙中原便招呼他们入内品茗聊天。  
  临别之际,龙中原便把一叠银票塞入捕头的腰带中。  
  捕头含笑点点头,便率众离去。  
  龙中原吁口气,便含笑出庄。  
  他如昔般沿途逛着及招呼着。  
  沿途之商家及城民皆巴结的向他请安着。  
  他又到湖边逛一阵子,才欣然返庄用膳歇息。  
  当天下午,他便召入五十名彪哥悍弟指点武功。  
  翌日上午,他便召集一百余名彪哥悍弟们吩咐着,当天下午,他的所有下人们便领到工资以及赏银。这是下人们首次之大丰收。  
  众人为之大乐!龙中原便更受人敬佩。  
  彪哥悍弟们更先雇一批少年上船见习,因为,龙中原已指示在明年初,便又要买进三百条大小船只。这批青少年来自巢湖四周之乡镇村,他们一报到,便吃香喝辣及领到工资,他们不由得大乐。他们皆勤快的工作及学习着。  
  ※※  ※※  ※※  
  大年初三,上万名游客一涌入巢湖,大船只便忙碌着,湖面的冬寒却冻结不了此起彼落的欢笑声。这批人来自金陵,他们在此垂钓及烤食鲜鱼。  
  他们玩得爽,出手也大方。  
  龙中原的下人们为之忙得大乐。  
  元宵之后,游客几乎天天倍增。  
  因为,闻讯而来之游客已由金陵扩延到各大城。  
  因为,大家皆喜爱这个新潮的玩意儿。  
  因为,游巢湖既好玩又远比大城便宜呀!经此一来,三百条船一加入营运,仍然供不应求。  
  龙中原立即又订购一千条小舟。  
  因为,此舟建造容易,而且最受欢迎呀!此外,他另雇大批人再建四个码头。  
  他已扩大游湖范围。  
  他更把巢湖附近的三块坡田改建为客栈。  
  他不停的投资及雇人。  
  他的支出不停的增加。  
  可是,他的收入更呈倍数的增加。  
  他便在六处码头附近设酒楼及客栈,如此一来,游客可以在等候之中小喝几杯,而且可直接投宿及用膳。他更在庄院四周搭建大批木屋,这些木屋皆是大通铺,颇方便来自外地的青少年们歇息以及居住。他的细心照顾,不由备受这些人之感激。  
  四月一日起,天天风和日丽及游客如潮。  
  龙中原的店面,车行及船行每天更为他赚入六万余两白银,已经比上个月整整的增加三成余。他每月之收入已由一百四十万两逼近二百万两。  
  游客却仍在增加着。  
  所以,龙中原便在五月一日赏所有的下人们。  
  众人因而过个不一样的端节。  
  众人更拼命的干活啦!外出讨生活的巢湖人纷纷返乡工作。  
  龙中原大小通吃的雇用着。  
  他借重这些人之经验管理庞大的产业。  
  他更不停的买小舟供游客一对对的游湖及垂钓。  
  四个码头刚搭成,便又舟满为患。  
  於是,他又搭六个码头及买大批小舟,他更在此六个码头搭建酒楼及客栈,以容纳更多的游客。如今,没人批评他乱投资啦!如今,人人佩服他的眼光及胆识啦!此外,城内商人也纷纷扩大投资店面。  
  不但如此,外出经商的巢湖人纷纷欲回来投资,可是,龙中原一直婉拒出售任何一间店面。游客一多,人气便旺,这一年,居然风调雨顺,龙中原的店面皆大赚,连大小田地也皆丰收。入冬之后,每天至少有十万人游湖垂钓。  
  龙中原每天之收入早已突破十万两白银。  
  他已正式进入丰收期。  
  可是,他一直面临巢湖人及外地人投资之需求。  
  尤其巢湖生意更是众人心目中之“里肌肉”,金陵富商已经开价六千万两白银,龙中原仍不肯割爱。十二月一日上午,县令便召见龙中原指示着。  
  捕头及师爷也劝他见好就收。  
  龙中原便召集一百余名彪哥悍弟们转达此事。  
  他表示自己已承受强大的人情及官方压力。  
  这一百余人纷纷请龙中原勿与官方作对。  
  於是,龙中原宣布售产。  
  此讯立即引来大批富人及商人之洽购。  
  经过八日之洽商之后,龙中原以九千万两让出巢湖的生意,其中还包括船只,码头及附近之酒楼及客栈。未买到此块里肌肉之大批人便买其余的生意。  
  於是,他的车行、店面、田地及粮仓全部出售。  
  他另收入三千余万两银票。  
  他的唯一条件是,必须雇用目前之下人。  
  众人因而感激他。  
  他便各赏所有的下人们一两白银。  
  这是安徽地区最大方之赏。  
  他更各赏那一百余名心腹三千两白银。  
  此外,他赏县衙三万两加菜金。  
  他又赠熊彪十万两白银。  
  他再把所有的银票存入银庄。  
  他在不到两年期间赚了近二百倍。  
  他仍把庄院四周之木屋供少年们居住。  
  这夜,他悄悄的离去。  
  翌日上午,他更在林中把自己易容成一位相貌普通之中年人,他决定好好的云游天下,以及遍尝各地特产一番。他充满成就感的畅游各地。  
  他愉快的游山玩水。  
  他已为自己的一生留下灿烂的一页。  
  他便天南地北的畅游。  
  他甚至搭船畅游黄海、东海及南海之大小岛屿。  
  他甚至出长城游大漠草原。  
  他又游过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区。  
  他也游过青海及西藏。  
  他看过富豪之家。  
  他更看过生活艰苦之人。  
  他足足游了二年余。  
  这天,他一到燕子矶下,立见人潮汹涌,他一问之下,才知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九日,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得道日。他不由暗叫“巧合!”  
  他不由忆及四年前今日之失身。  
  他的心头没来由的抽疼。  
  他不由一阵犹豫。  
  不久,他与三人共舟渡江。  
  他再沿石道登上燕子矶。  
  立见永济寺内外仍是香客拥挤进出不已!他不由望向自己的包袱。  
  他便又忆及自己四年前失身之经过。  
  他决定不入寺凑热闹。  
  因为,这二年余之云游天下,使他体会天地之大及人力之微,他更体会顺天行事以及随缘之道理。他便远身望去。  
  他立见矶旁已经围满石柱及木栏杆。  
  他更看见“危险勿近”及“蝼蚁惜生,生命无价”之标语,他会意的知道有不少人在此坠江或投江而亡。下久,他看见大石碑上有刻字。  
  他一行近,便见大石碑上有刻字。  
  他直觉的看着石上之刻字。  
  下久,他立即变色。  
  因为,石上之刻字是:“安徽巢湖善士龙中原悲天悯人,不忍游客或失意人士在燕子矶坠江或投江而亡,建柱立栏护生,特立碑志德”。龙中原不由看怔啦!因为,他没做过此事呀!因为,安徽巢湖只有他这位龙中原呀!他直觉的又想起四年前之失身。  
  他不由一悚。  
  他不由退开。  
  不久,他望向寺中沉思着。  
  他决定查明此事。  
  他甚至想查明谁让他失身。  
  他仗恃自己如今已易容,他决定查明此事。  
  他一见香客汹涌,他便先离去。  
  他便直接入城投宿用膳。  
  翌日上午,他再上燕子矶,立见人潮已逝。  
  他便先入寺上香一拜。  
  他乍见一侩,便先上前添一块白银做油香。  
  然后,他询问立柱建栏之事。  
  寺僧便表示去年初,一名青年自称是安徽巢湖龙中原,他捐五千两白银请寺方雇人立柱建栏。所以,寺方才立碑纪念此功德。  
  龙中原便详询对方之身高、长相及腔调。  
  寺僧便找来另一僧一起回忆及形容着。  
  龙中原边听边回想四年前那位锦服中年人之模样,可是,二僧说之后,他仍无法把此二人合而为一人。他便申谢离寺。  
  他不由站在碑前边看边沉思着。  
  不久,他便心生骇意的忖道:“我未曾以原貌作案,此人怎知我的来历?难道我一直被监视吗?”他越想越有理!他越想越怕!於是,他默默离去。  
  他便直接搭车返乡。  
  他决定以易容返乡默查一番。  
  那知,他一近巢湖,便觉得不对劲,因为,他看不见他昔年以半山腰坡田改建而成的酒楼及客栈。此外,他印象中的城外木屋也不见啦!代之而起的是一大片杂草。  
  他一接近旧城门,便看见修补大半之痕迹,他忍不住问道:“此地曾经发生过什么灾难吗?”车夫答道:“去年九月十五日,黄河破堤,长江也闹水灾,安徽的大小城镇几乎全被淹过及冲倒过!”“会有此事?”  
  “是呀!”  
  “此地也受过水灾吗?”  
  “此地更严重,因为,巢湖这个大湖也闹水灾呀!”  
  “这…………”  
  龙中原便沿途默看着。  
  入城之后,果见店面及民宅皆大减。  
  不久,他便看见熟人,不过,他克制的未打招呼。  
  因为,他并末忘记自己的切身之危。  
  他便加付车资,请车夫到处绕着。  
  他终於看见自己的庄院及四周木屋皆已不见,而且遍地杂草,他不由暗暗的摇头感叹着。当他接近湖边时,便见大批人车船正在湖边及湖中,他好奇的看一阵子,便明白众人在清湖。於是,他赏银及下车。  
  他一见自己昔年所住的木屋已消失,他立即知道去年那场水灾之浩大,他便默默的望着众人。他一批批的看见自己的下人们在忙碌着。  
  一阵子之后,他才离去。  
  他直接到乱葬岗找坟。  
  他终於在杂草堆中发现亲人之坟。  
  他向四周看一阵子,才蹲在祖父坟旁。  
  他便以手拔草及挖土。  
  一阵子之后,他挖出一个小酒坛。  
  他打开封口,便自内倒出一个小纸包。  
  他又向四周一看,才打开小纸包。  
  他立见纸包内的印章及存单完好如初,他不由松口气的忖道:“还好!我的财物没被冲走!”於是,他把存单及印章塞入怀中。  
  他再埋回其余物品。  
  然后,他欣然下山。  
  他在途中洗净水,便入城准备用膳。  
  他特别进入巢湖酒楼,他果然看见自己昔年所雇用之下人,不过,他们皆懒洋洋的靠在桌旁。立见一名青年迎来行礼道:“欢迎大叔光临!”  
  他立即道:“五福餐!”  
  青年怔道:“大叔来过小号吗?”  
  “慕名而来!”  
  “请!”  
  青年便拭桌椅及斟茗。  
  龙中原一入座,便放下包袱道:“生意不佳吧?”  
  “岂止不佳,门可罗雀矣!”  
  “怎会如此?”  
  “水灾已骇走所有的游客呀!”  
  “听说那场水灾挺严重哩?”  
  “是呀!城内外的房舍全被淹过,十家倒九家,湖中之大小船冲流向各地,足见水势有多大啦!”“够大!有人伤亡吗?”  
  “死了三万余人,七万余人负伤,失踪的人超过六万,若加上当时的游客,数目一定更多!”“大家不知躲避吗?”  
  “来不及呀!”  
  “这…………”  
  “当天上午下雨,深夜就破堤,大家皆在睡呀!”  
  “原来如此!你们还算命大!”  
  “我们全靠水性不错,急游逃命呀!”  
  “原来如此!原先在此投资的人呢?”  
  “泡汤啦!官方已不准在湖中做生意,车行、船行全散啦!店面主人非死即逃,已找不到买主!”“原来如此!居民也离乡啦?”  
  “是呀!大家多不愿留下啦!”  
  “你们为何不走?”  
  “我们在等一个人回来!”  
  “谁?”  
  “原哥,他叫龙中原,他曾经使此地旺过!”  
  龙中原不由一阵激动。  
  他真想亮出身份。  
  不过,他克制的道:“我听过他的大名,他是个人才!”  
  “原哥岂止是个人才,他是个奇才,他使此地变旺,更使数十万人过好日子,他若在,便不会闹水灾!”“是吗?”  
  “是的!原哥帮助太多的人,老天爷必会帮他!”  
  龙中原不由心儿一甜。  
  他立即问道:“此楼主人是谁?”  
  “古员外,他早已要卖此楼,却一直没人要!”  
  “他呢?”  
  “他已迁居金陵!”  
  “谁替他卖产呢?”  
  “徐管家!”  
  “原先在此投资的外地人也要卖产吗?”  
  “是呀!他们皆托人卖产,却一直没人要!”  
  龙中原便默默点头。  
  小二道:“原哥一定会回来买店面及土地!”  
  说着,他便匆匆离去。  
  龙中原便品茗默忖着。  
  一阵子之后,他已决定在此置产。  
  他为了乡亲,他非如此做不可。  
  他决定置产之后便落跑,以免被人盯上。  
  他下定决心,不由松口气。  
  又过一阵于之后,小二已送来三亚酒及五道菜肴。  
  龙中原便含笑用膳。  
  膳后,他另赏小二三贯钱才离去。  
  於是,他先到街角处搓掉脸上之易容。  
  然后,他先前往银庄。  
  沿途之中,他除了看见运送湖泥之人车之外,罕看见熟人,他更看见住家及店面多关上门窗。他明白这些全是水灾所造成之惨况。  
  他更决心要伸出援手。  
  於是,他一入银庄,掌柜便惊喜的奔来。  
  “阿原,你可回来啦?”  
  “是的!银庄焕然一新哩!”  
  “原先之银庄在去年被大水冲倒呀!”  
  “损失不少吧!”  
  “惨重矣!不过,不影响你的存银,因为,当时的守夜人员一见大水,便抱着帐册逃上山!”“够机伶!该赏!”  
  掌柜苦笑道:“所有人员皆被训斥过哩!”  
  立见下人们纷纷向龙中原行礼请安着。  
  龙中原便含笑招呼着。  
  他取出存单道:“先结清本利吧!”  
  “行!先品茗吧!”  
  “行!”  
  龙中原便先递出印章及存单。  
  掌柜便吩咐一人办理此事。  
  他便与龙中原入内厅品茗。  
  不久,他低声道:“老天有眼,你卖产一年余之后,才闹水灾,大家皆庆幸你因助人而逃过此劫!”“谢谢!听说有不少的人欲卖产哩!”  
  “几乎所有的人皆要卖产!”  
  “为什么呢?”  
  “失望透顶!”  
  “可以东山再起呀!”  
  “难!官方已不准在湖中经商!”  
  “还有其他的生意可做呀!”  
  “大家已被大水淹怕啦!”  
  “小李他们还在此地吗?”  
  “在!他们天天受雇清泥,他们一直在等你!”  
  “好!我不会让大家失望!”  
  掌柜点头道:“朝廷已清泥七个多月,再过半年,便可以完工,届时,必可以增加调节水位之防洪功能。”所有的卖主皆在贱价卖产,你可以大捡便宜货,日后之利润及增值,必然很可观,你勿失良机!“龙中原便含笑点头。  
  掌柜又道:“你不妨作整体规划店面及田地!”  
  他便详加指点着。  
  龙中原经过二年余之云游天下,他的见识更广,他的智慧更高,掌柜如今一提醒,他便有了不少的主意。不久,他已获悉共有二千五百余万两利钱。  
  於是,他先领走六千万两银票。  
  他再把其余之财富存成一张存单。  
  接着,他把一百两赏给他们喝茶。  
  他便含笑离去。  
  於是,他先见徐管家进行交易。  
  他一询价,便知道价格只有他昔年卖价之五成。  
  於是,他不杀一文钱的进行交易。  
  此讯立即传出。  
  大批受托卖产之人纷纷赶来报到。  
  大批熟人赶来请安。  
  不少的人更喜极而哭。  
  那一百余名彪哥悍弟更掠来含泪请安着。 龙中原便吩咐他们一起交易。  
  他的置产行动便加速进行。  
  城内外便似打剂强心针般亢奋。  
  不出三日,他几乎已经买下整个巢湖城,他却只动用九千余万两白银,他更振奋了全城之心。他便同时对外买回建物全面搭建店面及房舍。  
  他更大力兴建各种仓库。  
  他更宣布在秋收后,全面重划田地。  
  他要众人轻松愉快的为他做事。  
  此外,他预付每人一年的工资。  
  他一口气买下三千部马车及雇人经营。  
  他到处修桥铺路。  
  他以现金大批的买回大批物品,他皆获得三成之折价,他再让城民享受二成的折价,以减轻大家的负担。他更请督导清湖泥的行家指点防洪。  
  他由山上到平地做妥防洪工程。  
  他返乡置产之消息一传出,六万余名青年便回来报到,他便把他们安排入各种工作及工程中。他更预付每人一年的工资。  
  此外,他先搭屋供众人居住。  
  众人一解决食宿,便天天放心的工作。  
  又过一个月余,便又有十余万人返乡。  
  龙中原之号召力够惊人也。  
  天天在湖旁督工之官吏,不由看得佩服!此吏一钦佩,便与县令会商着。  
  二日后,二吏便召见龙中原及详加指点。  
  二吏便在朝令漏洞中,让龙中原有商机。  
  龙中原不由大喜!於是,他动员十万人投入清湖工作。  
  他更动员自己的三千部马车协助送湖泥。  
  他又买五千部马车投入此工作。  
  那年冬天,清湖工作便提前完工。  
  於是,龙中原动员数万人在湖旁种植杨柳树,搭凉亭及大批石椅,此外,尚有大批烤具以及钓具。他再动员八千名车夫对外宣传。  
  此外,他买回大批鱼放入湖中繁殖。  
  他更在湖中放养大批的荷莲。  
  他足足吃老本半年余,才出现游客。  
  他廉价让游客赏景、垂钓及烤吃鲜鱼。  
  游客便逐渐增加着。  
  城内外店面生意也稍见起色。  
  不过,又过三个多月,龙中原仍然月月亏本。  
  他却毫不在乎。  
  因为,他有如山的存银呀!因为,他每年有一千余万两利钱收入呀!今年秋收比去年增加五成余,加上粮价仍高,於是,他先卖一半的粮,以减轻大家替他之关心及建议。他再把其余的粮锁在山上之仓库中。  
  他已经稳住局面,便再度发展自卫武力。  
  他已视那一百余名彪哥悍弟为心腹,他指点他们练武,他再吩咐他们各指点十名青年练武。他吩咐他们天天练武。  
  他只让他们担任巡视各店面工作。  
  他却让他们的待遇比别人多三倍。  
  他已视他们如子弟兵。  
  他一直暗中注意周遭的人,因为,他已放弃回避的心态,他要找出一直在暗中监视他之家伙。他让自己住於七、八万人之中央。  
  他随时可一呼万应的召援。  
  他已随时准备一拼。  
  那知,翌年春天,朝廷钦差巡视巢湖之后,便发现湖边有大批人再垂钓及烤鱼而食,不由大怒!钦差当场派人逐走众人。  
  钦差并召龙中原入衙训斥告戒一番。  
  不出三个月,县令便丢官。  
  新任县令便派人天天巡湖。  
  经此一来,龙中原便少一条财源。  
  众人不由为他担心。  
  他为维持众人工作,便向四周的城镇买田地及店面,再安置众人,众人皆心存感激的努力工作着。他便把部分马车派到四周城镇经营车行。  
  那知,闻讯前来讨生活之人日增,四周之地主及商家好不容易有人要置产,他们纷纷前来向龙中原售产。龙中原的心腹们纷纷劝阻。  
  他却一直买田地及安置前来讨生活之人。  
  不出三个月,他的田地已扩充到全椒及凤阳这些经常闹水灾及旱灾之地区,不少人皆为他担心着。他却一直含笑以对。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财路,他不在乎亏光。  
  因为,他不相信众人会拖垮他。  
  因为,他知道还有三年的免赋优势。  
  因为,粮价仍高,他敢一拼。  
  翌年秋收之后,他押对宝啦!因为,各田地皆丰收,粮价仍未下降。  
  他一口气卖光所有的粮。  
  他一口气回收九千余万两白银。  
  他便赏所有的耕户们。  
  他再把剩下的钱存入银庄。  
  因为,他每存一千万两,每年便可收入六十万两的利钱。  
  他相信再收成二年,他便立於不败之地。  
  ※※  ※※  ※※  
  这天早上,龙中原乍醒,便如昔的起身活动四肢,不久,他看见桌上有一张字条,他不由一怔!他一上前二止见龙飞凤舞字迹道:“午时田鸡谷见”。  
  具名者赫然是?永济寺有缘人“六字。  
  他为之变色。  
  他的心儿剧跳。  
  他一到窗前,立见窗栓已被震断。  
  他不由变色道:“好功力,此人究竟是谁呢?”  
  他不由皱眉。  
  不久,他望着字条忖道:“此人究竟是谁?此人怎会知道田鸡谷这个怪名呢?此人必与我甚熟!”他便收妥字条及出去漱洗。  
  他用过膳,便吩咐下人修理窗栓。  
  不久,他如昔的指点心腹练武。  
  一个时辰之后,他便率六名心腹离去。  
  在巢湖东方的山中有一座谷,此谷土石杂放,罕见草木,龙中原幼时常与童伴去谷中捡怪石及捉迷藏。由於此谷远望如一只青蛙趴着,他便叫它田鸡谷。  
  如今,龙中原正率人前往田鸡谷。  
  他决定与此人一拼。  
  午前时分,他们一近田鸡谷,立见一名小妇牵一童站在谷口,他立觉少妇有些面熟,他不由多看一眼。少妇却只是含笑不语。  
  那童亦只是默默看着他。  
  不久,龙中原的脑海乍闪过一人,他为之心颤。  
  他仔细一看,不由脱口道:“栖霞,是你吗?”  
  少妇却含笑点头不语。  
  “你…………你约我来此?”  
  少妇仍含笑点头不语。  
  不过,她便望向另外六人。  
  龙中原不由既放心又诧。  
  他便转身道:“帮我看看各店面吧?” 那六人立即离去。  
  龙中原便含笑前行道:“他是令郎?”  
  “不错!”  
  “挺俊的,多大啦?”  
  “快六岁啦!”  
  龙中原道:“恭喜!尊夫呢?”  
  少妇微微一笑,便牵童转身入谷。  
  龙中原不由跟入谷及张望着。  
  少妇牵童一直走到一个洞口前,倏地一掌拂过该童之后脑,该童乍昏,她便扶他靠坐在洞口。她便搂童坐道:“你该有不少的疑问吧?”  
  龙中原吁口气道:“是的!伯父母呢?” 少妇立即沉声道:“十二年前的十月八日晚上,吾家十二人及八名下人,除我之外,皆死於洛阳白马帮剑下!”龙中原变色道:“你们离此之后,便迁居洛阳吗?”  
  “是的!”  
  “白马帮帮主是白行天吧?” “是的!他与先父同恋先母,他因复仇而毁吾家!”  
  “原来如此!你这些年来,一直在何处?”  
  “老娘茶铺!”  
  龙中原变色道:“铺中之小马就是你吗?”  
  “正是!”  
  “你为何不直接来找我呢?”  
  “你该知吾家离此之主因?”  
  “我真的不知道!”  
  “先父曾见过令尊在金陵行窃!”  
  龙中原为之变色。  
  少妇又道:“先父又暗跟一年,才确定府上是‘妙手家族’,先父因而不让我继续与你在一起!”龙中原正色道:“龙家一向扒财不取命,且对象皆是张扬者,而且皆以财济助急困之人!”  
  少妇点头道:“先父曾查明此事,否则,龙家早已除名!”  
  “谢谢令尊手下留情!”  
  少妇道:“老梁夫妇死后,我便接下茶铺,我一直监视你作案,我一直期盼你及早洗手归正!”龙中原道:“你才在永济寺教训我吗?”  
  “不错!”  
  “那位锦服中年人便是你吗?”  
  “不错!”  
  “可是,他比你高哩!”  
  少妇笑道:“我戴帽,另穿高底靴!”  
  “原来如此!你以媚丹…………”  
  “不错!你没吃亏,我把身子献给你!”  
  “我…………你为何要如此做?”  
  少妇道:“我为复仇,一直按月服丹强身,我要栽培全才的下一代消灭白马帮,你做案时,正是我育子至佳时机!”龙中原为之脸红。  
  少妇道:“我欣睹你已洗手归正!”  
  “谢谢你的教训!”  
  “只要你不怪我,我就心满意足!”  
  龙中原道:“我不会怪你!”  
  一顿,他立即道:“你一定为孩子吃不少的苦吧?”  
  少妇点头道:“当然,不过,值得!”  
  “谢谢你!”  
  少妇倏地取出一个瓷瓶,便以指尖掐破孩童之左手食指,她轻轻一挤,三滴血便滴入瓷杯之中。她便递杯给龙中原。 龙中原道:“何必呢?我信得过你!”  
  “验验吧!”  
  龙中原只好接杯及破指挤血入杯。  
  少妇便取刀创药抹上孩童及龙中原之伤口。  
  龙中原轻轻摇杯,杯中之六滴血立即融合。  
  他立即搂她道:“栖霞,谢啦!”  
  她满足的笑道:“帮我复仇,好吗?”  
  “好!”  
  “谢谢!”  
  “我们返庄吧!”  
  “不急!我已找出此谷草木不生之秘密!”  
  “当真?是何因?”  
  “谷底有一潭,潭中有一条赤火鳝,它至少已有五百年的火候,它可增加孩子之功力,我们一起抓它吧!”“好呀!它在何处?”  “下回再来捉它吧!”  
  “好!”  
  她便搂着他坐在石上道:“它游行甚疾,而且有利牙,我已捉它十二次,每次皆险些被它咬伤!”“如何捉它呢?”  
  “我已备妥天蚕网!”  
  她便低声指点着。  
  龙中原听得连连点头。  
  少妇问道:“这些年来,不少人为你作媒,你为何不成亲?”  
  龙中原轻抚她的左颊道:“你害我失身呀!”  
  她格格笑道:“我越想越得意!”  
  “我却一直提心吊胆哩!”  
  她不由格格一笑!“看我今夜如何整你!”  
  “来呀!谁怕谁!”  
  二人不由互视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