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卖!长沙各粮行一律拒卖粮给外地人,他们更对长沙人采取限购措施,此外,他们暗查长沙人有否转卖粮赚黑心钱。  
  这是蔡仁钦之提醒,旨在安定粮价。  
  湖北地区之粮却被黑道人物控制以及哄抬著。  
  在水灾後之半个月,粮价已涨三倍余。  
  湖北各衙见状,便大批卖粮。  
  那知,黑帮串通粮商照单全收。  
  十日後,粮价又涨一倍余。  
  湖北各吏傻眼啦!  
  不出五日,长沙知府已来访蔡祟。  
  二人密谈之後,蔡崇大方的卖粮。  
  他更以市价的五成价卖粮。  
  知府大喜的申谢著。  
  翌日上午,大批车队已自长沙各粮行运粮。  
  蔡崇之粮行便各剩二成余存粮。  
  虽然如此,蔡崇仍大赚!  
  因为,粮价已先涨三倍余又涨一倍余,蔡崇虽以五折售粮,仍赚将近四倍,他已弥补济灾之所有支出。  
  可是,他挺难过的!  
  长沙之粮便与边关之“战备粮”一起供应各地。  
  这回,官方采取限购,粮价便逐渐下跌。  
  湖北黑帮见状,便开始卖粮。  
  他们翘腿等著收银票啦!  
  这天,三十位凤阳群豪前来拜访蔡崇以及申谢,蔡崇便先询问灾区现况以及需助之物品立见一人申谢及表示灾区已安定。  
  蔡崇便询问防洪之道:立见一人道出辟湖调节水量及辟泄洪道:此人刚说完,其余之人便摇头。  
  不久,果见一人表示官方迟迟不采纳此案。  
  蔡崇问道:“需多少资金?”  
  “至少要上千万两白银!”  
  另一人立即道:“若动员乡亲们,可省些工资!”  
  蔡祟道:“我先出三百万两,你们先动工,我再邀人帮忙,如何?”  
  众人大喜的点头。  
  於是,蔡崇便赴银庄领回三百张一万两银票。  
  他便把它们分配给此三十人。  
  此三十人不由连连申谢。  
  良久之後,他们才离去。  
  七日後,蔡崇便又送四百万两给他们。  
  又过十日,他又送四百万两。  
  凤阳人亢奋的天天忙碌著。  
  他们拼命工作著。  
  他们为家园而拼啦!  
  这天上午,蔡崇便又前往凤阳看工程进度。  
  他离城不久,知府已陪一名三旬出头青年来访,此外,另有三吏以及二十名侍卫浩浩荡荡进入蔡府。  
  蔡仁钦立即出迎。  
  知府问道:“蔡公子在否?”  
  “刚启程赴凤阳!”  
  “凤阳已安,他何须再赴凤阳呢?”  
  “小孙与一批人集资助凤阳人进行防洪工程。”  
  知府不由望向青年。  
  青年便轻轻点头。  
  知府道:“请详述此工程!”  
  蔡仁钦便详述著。  
  青年不由边听边望向另外三吏。  
  此三吏不由变色垂头。  
  蔡仁钦一叙毕,青年便道:“此工程需多少资金?”  
  “现已投入一千一百万两白银,仍在募款中。”  
  青年立即向知府道:“返衙!”  
  “是!”  
  不久,众人已经离去。  
  众人一返衙,青年便率四吏入厅。  
  不久,青年沉声道:“汝三人惭愧否?”  
  砰声之中,三吏已下跪请罪。  
  青年哼道:“返宫再究!赴凤阳!”  
  “是!”  
  ※※   ※※    ※※这天下午,青年已率三吏及侍卫们在凤阳南方,青年便沿途瞧著工程以及询问著工人们。  
  每位工人皆溢泪感激蔡崇先济灾再助防洪工程。  
  良久之後,青年才率众赴县衙。  
  他们一到县衙,县令立即跪迎。  
  青年哼道:“汝身为父母官,不但不知反映民疾,更未巡工地,汝可知凤阳人心目中已经没有朝廷?”  
  “卑职知罪!”  
  “撤职!”  
  “是!”  
  县令便乖乖摘下乌纱帽。  
  青年便派一吏坐镇指挥。  
  青年便天天巡视凤阳各工地。  
  一个月余之後,青年才离去。  
  这天上午,他一返长沙,便先赴府衙。  
  他一见知府,便问道:“蔡崇返长沙否?”  
  “蔡崇已随时候召!”  
  “启程赴蔡府!”  
  “是!”  
  知府便陪众人离去。  
  一名衙役便抄近路赴蔡府报讯。  
  青年一到蔡府,蔡崇已下跪恭迎。  
  青年便上前扶起蔡崇注视著。  
  “谢谢汝为朝廷分忧!”  
  “乐意效劳!”  
  “好人品!好心性!想不到吾朝会有此好青年!”  
  “不敢当!”  
  “入内再叙!”  
  “是!请!”  
  青年便与蔡崇并肩行去。  
  青年一入厅,便先张望著。  
  不久,青年便上前注视褒扬状。  
  不久,青年点点头才入座。  
  蔡崇便先斟茗再入座。  
  蔡崇乍见知府三吏站在厅口,不由一怔!  
  青年便道:“汝三人下去歇息吧!”  
  “是!”  
  三吏行过礼才退下。  
  蔡崇忖道:“此人是谁?好大的架子喔!”  
  青年问道:“此庄非出自汝所规划而建吧?”  
  蔡崇点头道:“是的!你真是慧眼明察秋毫!”  
  青年淡然笑道:“此屋令人觉得华丽富贵,它不符合汝之仁善及行事风格,所以,吾才有此研判!”  
  “高明!我愧不敢当!”  
  “客气矣!汝怎肯如此济助灾区?”  
  “该与我的身世及遭遇有关!”  
  一顿,蔡崇道:“家外祖父原任知府,却因为整顿治安而被恶人诬陷,他不但唯一爱女被劫受辱,他甚至丢官!”  
  青年凝容道:“汝指原金陵西府蔡仁钦乎?”  
  蔡崇变色道:“是的!你真高明!”  
  “说下去!”  
  “好!家母受恶人挟持凌辱一个月才被释放,想不到她却怀恶人之子,她几经挣扎才生子,她更被迫弃子!”  
  青年会意的点头。  
  蔡崇道:“我便是此童!我被暗送给一名醉汉,我是在邻坊同情及协助中长大,所以,我该帮忙急困贫户!”  
  “原来如此!蔡家为何把汝送给醉汉!”  
  “醉汉也姓蔡,加上他们欲鼓励醉汉!”  
  “颇具巧思!醉汉呢?”  
  “他戒过酒,却因破戒而醉坠秦淮河而死!”  
  青年点头道:“当时,汝仍小吧?”  
  “是的!我便天天到山上种菜及卖菜!”  
  “难得!蔡家认汝才改变汝之生活乎?”  
  “不!家外祖父辞官後,便返长沙,我另获贵人相助!”  
  青年道:“难得!若是他人,恐会不满及伤人,岂会助人?”  
  蔡崇点头道:“的确!”  
  “吾由各界人士口中综合出汝之为人,吾嘉许汝之仁善助人,吾想知道汝如此作之真正目的!”  
  蔡崇道:“我有能力助人!我便该回报!”  
  “数千万两对汝而言,似数两吗?”  
  “我并非如此富有,我只是以余力助人!”  
  “罕有人有此器度哩!”  
  蔡崇笑道:“人生在世,先求温饱,再求名利,可是,一个人每餐能吃多少呢?每夜躺下去能睡多大的空间呢?”  
  “一个人即使争得名利,又能炫耀及享福多久呢?相对的,名利遭妒引祸,即使能保住名利,必陷於愤怒及不安之中!”  
  青年不由听得肃容。  
  蔡崇道:“这户人家姓徐,他们原是长沙首富及大地主,却因儿子受诱涉入赌色,终於败产,名利尽毁矣!”  
  青年点头道:“汝洞彻人生矣!”  
  “不敢当!”  
  “汝若入仕,必可帮更多的人!”  
  蔡崇摇头道:“家外祖父之遭遇,已使我视仕途如畏途,何况,恶人气势仍盛,天灾增加,皆非入仕之时机!”  
  “朝廷之失,百姓无福也!”  
  “言重矣!我并非对朝廷灰心或失望!您及各位大人如此关心灾民,足见朝政仍有可为,百姓仍然有福!”  
  “汝仍为令外祖不平乎?”  
  “当然!他老人家为朝廷及百姓涉险除恶,结果,爱女受辱,他受诬陷,他更无处申辩的丢官,公平吗?”  
  “朝廷之损失也!”  
  蔡崇吁口气道:“抱歉!我一时冲动矣!”  
  青年道:“吾若处於汝之情况,吾必不满,吾不会助人,足见汝之不凡!”  
  “不敢当!”  
  青年道:“吾有位侍卫来自金陵,他曾提及令祖之遭遇,吾也追查过此事,吾也处罚过失职之吏,可是,吾无法助令祖复官。”  
  “谢谢!他老人家已逾六句!他指导我助人,他已满足!”  
  “吾愧疚矣!”  
  “言重矣!”  
  “汝仍无意入仕?”  
  “是的!”  
  “汝对朝廷有何建言?”  
  “清吏、防洪、助贫!”  
  “请详述!”  
  蔡崇道:“加强考核各衙吏之操守能力,若遇污吏,宜立即铲除,若遇能力不足之庸吏,宜立即汰换,以强化各衙,争取民心!”  
  “嗯!防洪呢?”  
  “全面整治河川、除淤物、拓水道、修堤防!”  
  “助贫呢?”  
  蔡崇道:“以工代赈!多给贫户工作机会!”  
  “嗯!汝对粮供及粮价有何卓见?”  
  蔡祟道:“若无天灾,以当今两湖、四川及渭滨等大粮区之产量,加上各地之粮产,该可充分供应天下及稳定粮价。  
  “可是,若被有心人掌控粮源伺机哄抬,便会造成此次之波动,宜及早消除这批有心人及其势力!”  
  “汝指湖北那帮人乎?”  
  “正是!”  
  青年便点头不语。  
  不久,青年问道:“令外祖在此否?”  
  “在!他上回见过您!”  
  “啊!是他!”  
  “您稍坐!”  
  蔡崇立即离厅。  
  不久,他已陪蔡仁钦入厅。  
  青年立即起身作揖道:“本殿代朝廷致歉!”  
  “啊!叩见殿下!”  
  “不敢当!”  
  青年便上前架住蔡仁钦。  
  蔡仁钦道:“请原谅小孙方才之无知及失礼!”  
  “言重矣!令孙仁善又聪明,宜效朝也!”  
  “小孙目前之作为比入仕具实效!”  
  “朝廷之损失也!”  
  “言重矣!请上坐!”  
  “请!”  
  三人便依序入座。  
  此青年便是当今皇上之长子,他去年正式被册立为太子,他已经是未来之皇上,所以,他此次出宫巡视灾区。  
  他一到灾区,便听取官吏简报及巡视。  
  他一听蔡崇动员大批人力及物力远从长沙入灾区济灾,他在巡视之後,便到长沙欲召见蔡崇。  
  那知,他竟听见蔡崇到灾区巡视防洪,他立似被打一巴掌。  
  因为,这是朝廷该做的事呀!  
  所以,他又返灾区巡视及赶来此地。  
  他与蔡崇晤谈之後,他更嘉许蔡崇,所以,他方才邀蔡崇效朝,他如今更盼蔡仁钦鼓励蔡崇效朝。  
  那知,蔡仁钦婉拒此事。  
  太子不由暗觉难受。  
  蔡崇问道:“您方才提及一位侍卫曾为家祖进言,他是谁呀?”  
  “郑豪!”  
  蔡祟不由啊叫一声。  
  太子不由一诧!  
  蔡崇望向厅外之侍卫问道:“郑豪来此吗?”  
  太子点点头,便向外道:“召郑豪!”  
  “是!郑豪!”  
  立听一声“卑职在!”  
  不久,一名年轻侍卫已沿阶而上。  
  他一到厅口,便肃立行礼道:“卑职郑豪候遣!”  
  蔡崇失声道:“豪……豪哥!”  
  “阿崇!果真是你!”  
  “天呀!豪哥!你还在人间呀?”  
  蔡崇一闪身,便上前紧握此人之双手。  
  此人疼得皱眉低声道:“松手呀!”  
  “啊!对不起!”  
  “待会再叙!”  
  “好!”  
  太子含笑道:“赐座!”  
  “遵命!”  
  此人正是蔡崇之偶像郑豪,他入厅行过礼,便正襟危坐於末座,蔡崇欣喜的便陪坐在他的身旁。  
  太子含笑道:“汝二人是旧识呀?”  
  郑豪恭谨的道:“是的!”  
  蔡崇含笑道:“豪哥具正义感,好打抱不平,他才是有为的青年!”  
  太子点头道:“本殿昔年巡视金陵返宫途中,看见郑豪浴血与一批劫匪拼斗,本殿谕侍卫为他解围,他便入宫迄今。”  
  “谢谢!我们一直以为豪哥已遭意外!”  
  太子望向郑豪道:“汝未告知亲人?”  
  郑豪忙起身道:“启奏殿下!卑职在前年才请人拾信返金陵,因为,卑职一直在铁卫营中接受训练工作!”  
  “嗯!汝二人下去叙叙吧!”  
  “遵命!”  
  蔡崇便欣然陪郑豪离厅。  
  不久,蔡崇一听童笑声,便行向花园。  
  他们一入花园,立见二位乳娘各跟在一童身後,二童正笑嘻嘻的行向凉亭,方华则陪母含笑站在亭前。  
  郑豪一瞥方华,不由变色忖道:“娘没骗我,阿华果然已与阿崇成亲,瞧她如此幸福,我还是比不上阿崇呀!”  
  他不由暗暗苦笑!  
  蔡崇边行边道:“我已与阿华成亲二年,我们一直在等豪哥!”  
  “恭喜!家母没向你们道出我在宫中吗?”  
  “我们已来此住二年余!”  
  “嗯!我去年才向家母报平安!难怪你们不知我的现况!”  
  “是的!豪哥!对不起!”  
  “去你的!说什么鬼话!这是你们有缘!”  
  “谢谢!”  
  立见方氏啊道:“阿豪!是你吗?”  
  “是的!大婶!久违啦!”  
  “谢天谢地!你返金陵否?”  
  “没有!我一直在宫中!”  
  “恭喜!你做官啦!”  
  郑豪苦笑道:“祖上有德,使我逢凶化吉!”  
  “你怎会逃过那一劫呢?”  
  “太子派侍卫救我一命!”  
  “好大的福气!厅中那人就是太子呀?”  
  “嗯!他是皇上的长子,他以後会成为皇上!”  
  “恭喜!你跟著他,你发啦!”  
  郑豪苦笑道:“我平日供人差遣,尚须随时准备为太子丧命,这种工作不好干,我若非欠人情,我早已不干啦!”  
  “你没有机会出来做官吗?做个县太爷,也不错呀!”  
  “不可能!没这个前例!”  
  立见二童各抱蔡崇一腿唤爹!  
  蔡崇含笑抱起双子道:“叫豪伯!”  
  二童立叫“豪伯!”  
  郑豪叫道:“乖!好可爱的孩子!”  
  他不由抚著二童的脸。  
  蔡崇含笑道:“他们是双胞胎,名叫蔡承豪及方承武,我一方面纪念豪哥,一方面让方家留个香火!”  
  郑豪点头道:“你挺有心的!难怪你会成功!”  
  “不敢当!走运而已!”  
  “我以前好斗又自大,不似你冷静,你较行!”  
  “别如此说啦!你永远是我的豪哥!”  
  “少损我啦!我在太子心目中,只是个下人,太子却再三邀你做官,何况,你仁善满天下又富甲一方,我如何和你比呢?”  
  “别如此说啦!豪哥日後随时有机会啦!”  
  郑豪摇头道:“一步错,步步错啦!”  
  “不会啦!”  
  方华接道:“豪哥!血可流,泪不可滴!财可无,志不可缺!”  
  郑豪苦笑道:“这是我以前不知天高地厚之胡说八道!”  
  “不!每人皆有转机,切勿失志!”  
  “我……谢啦!恭喜你!”  
  方华含笑道:“谢谢豪哥!”  
  “嗯!阿崇!你可有火鸡的消息?”  
  “我已二年没见过他!他已是剑道高手!”  
  “当真?他当真入高府杀人劫财啦?”  
  “他被一人带到天山练成好剑术,高家吞过那人之财,那人率火鸡入高府索财,却被围杀,火鸡负伤而逃,他并未劫财!”  
  “又是高府与知府勾结坑人!”  
  “是的!火鸡因而流浪在外!”  
  “想不到他已成高手,我最没路用!”  
  “怎会呢?”  
  “阿崇!做官吧!这个皇上有心做些事,太子更积极部署,你把握这个良机好好的冲吧!你的行情看涨!”  
  “黑帮横行,我保不了亲人!”  
  “这……确是实情……”  
  “随缘!好不好?”  
  郑豪便默默点头!  
  蔡崇放下二子,便邀郑豪三人入亭就座。  
  郑豪立见桌上有参茗、酸梅及饼乾,他不由忖道:“阿华真幸福!还是阿崇比较行呀!”  
  蔡祟含笑道:“豪哥这回可留在此地多久?”  
  “不详!我必须跟著太子走!”  
  “我留下他,我们今晚喝几杯,好好叙叙,如何?”  
  “难!太子未曾住过民宅,他一向谨慎!”  
  “这………”  
  立见侍女端茗而入,蔡崇便含笑斟茗。  
  不久,郑豪低声道:“你怎有如此基业?”  
  “寿伯所赠!”  
  郑豪怔道:“老长寿?”  
  “嗯!他是个高手!”  
  “啊!当真?”  
  蔡崇点头道:“是的!”  
  “厉害!够神秘!听说他被烧死啦?”  
  “是的!迄今找不到凶手!”  
  “真令人想不到一位卖杂细仔的老人会是高手!”  
  “是呀!”  
  “他早就授你武功啦?”  
  “是的!”  
  郑豪道:“难怪你以前很少挨扁!”  
  “是的!”  
  “你可真神秘呀!”  
  “失礼啦!寿伯不准我泄密呀!”  
  郑豪苦笑道:“我有被耍之感!”  
  “失礼啦!喝茶吧!”  
  二人便开始品茗!  
  此时,太子正肃容向蔡仁钦道:“请鼓励令孙入仕!”  
  蔡仁钦道:“请殿下海涵!小孙不谙吏治,加上必须照顾现有产业,实在不宜也无力效朝,请海涵!”  
  “以令孙之智慧,可顺利学习及胜任吏治,至於产业,可交由亲人或下人管理,朝廷不会过问此事!”  
  “这……”  
  “汝等担心恶人吧?”  
  “此也是原因之一!”  
  太子道:“本殿留下郑豪,另派五千名军士驻守长沙府,令孙先担任长沙知府,本殿会大力提拔,如何?”  
  “这………此举恐遭议论!”  
  “天下贫乱至此境地,本殿非下猛药不可!”  
  “这………”  
  “此事就此决定,本殿今日就启程返宫!”  
  “遵旨!叩谢………”  
  “平身!平身!”  
  “谢殿下!”  
  於是,蔡仁钦派人召入蔡崇及郑豪。  
  太子则召入长沙知府道:“蔡崇自明日起接任长沙知府,汝妥加指导,明春再返吏部报到!”  
  “遵旨!”  
  蔡崇不由一怔!  
  郑豪暗喜道:“高明!阿崇推不掉啦!”  
  太子向郑豪道:“汝任长沙府参事,全力协助蔡崇!”  
  “遵旨!”  
  郑豪不由又喜又酸!  
  因为,他终於做官啦!  
  可是,他却是蔡崇的手下哩!  
  太子向蔡崇道:“本殿将调派五千名军士助汝除恶!”  
  “这……这……”  
  蔡仁钦忙道:“叩恩!”  
  蔡崇只好下跪叩头。  
  太子上前扶起他,便摘下腰上的金牌道:“准汝先斩污吏及汰庸吏,若需朝廷赐助,可经由巡抚府上奏!”  
  “遵……尊旨!谢谢!”  
  “本殿对汝有信心!放手行事吧!”  
  “遵旨!”  
  蔡崇立即接下金牌。  
  太子转身向蔡仁钦道:“委屈汝矣!”  
  “不敢!不敢!”  
  不久,太子便率众离去。  
  知府便向蔡崇申谢。  
  蔡崇忙道:“请大人多指教!”  
  “客气矣!吾先返衙,汝抽空来一趟吧!”  
  “好!”  
  知府便率郑豪离去。  
  蔡仁钦呵呵笑道:“此乃朝廷特例、可喜可贺!”  
  蔡崇窘道:“我不知所措哩!”  
  “别急!别慌!汝下午先去办妥交接手续,吾再入衙指点汝,汝一定可以做得轰轰烈烈,呵呵!”  
  立见蔡氏蔡雪芳及方氏母女欣然入厅。  
  蔡氏问道:“崇儿当真接任知府啦?”  
  “呵呵!是呀!”  
  “吾家之光也!”  
  “呵呵!是呀!吾昔年未竟之志业,可以完成矣!”  
  “是呀!太子为何作此决定呢?”  
  “崇儿仁名远播呀!”  
  “呵呵!太好啦!”  
  众人不由大喜!  
  当天下午,蔡祟一到府衙,衙役便行礼道:“参见大人!”  
  蔡崇反而脸红道:“谢谢!”  
  立见郑豪掠来迎他入内。  
  立见知府率衙中干部迎他们入厅。  
  双方皆熟,便一阵哈拉聊著。  
  然後,知府简报衙务及指点著。  
  良久之後,二人才办理交接手续。  
  当天晚上,蔡崇便在府宴请郑豪及衙中众人。  
  席间,知府愉快的指点著。  
  蔡崇一直欣然受教。  
  翌日上午,蔡崇便陪蔡仁钦入衙。  
  他正式学习官务啦!  
  不出三日,府衙四周店面全部并入别处,这些店面全部改建成为房舍,以方便军士们起居作息。  
  此外,蔡府四周店面也比照办理。  
  这一百余家店面之下人们全部并入其他的店中。  
  仕绅们纷纷赶来申贺著。  
  这夜,大鹏帮帮主金鹏亲自前来申贺。  
  二人客套一阵子之後,蔡崇低声道:“帮主可知我为何可做官?”  
  “大人仁善满天下呀!”  
  “不!因为,两湖黑帮这回把粮价哄抬得太不像话,朝廷要我整顿两湖黑帮,所以,我才有此机会!”  
  金鹏变色道:“本帮……”  
  “帮主已经捞饱,此地无肥羊,请帮主赏个脸吧!”  
  “这……  
  “帮主何不解散贵帮,以好好享福呢?”  
  “这……这……”  
  “请帮主帮帮此忙!”  
  “好吧!”  
  “请帮主勿泄此事!”  
  “好!”  
  不久,金鹏已匆匆离去。  
  不出五日,金鹏已率众离去。  
  他上路的廉售经营赌场及妓院之房舍。  
  他便率走姑娘们及赌场人员。  
  因为,他已决定另找地盘啦!  
  蔡崇便与知府出巡各县衙。  
  他积极的介入官务啦!  
  他让郑豪返金陵省亲啦!  
  请看第四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