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天赐果真火力猛旺,他白天陪三妻游山玩水,入夜则随兴攀峰涉溪,三女如今皆已经腹挺冬瓜矣!  
                                          虽然如此,他们仍然畅游名胜。  
                                          他们先后巡视各衙及赐赏着。  
                                          他们更参观过少林之两广及福州分寺,他们在各分寺住三天,他们发现众弟子皆已文武双全及持戒甚严。  
                                          此外,众弟子之亲人已回报各分寺。  
                                          他们因为经商改善生活,已经婉拒各分寺每月所送之一两白银,他们更不定期的捐赠日用品。  
                                          各分寺之田租及利钱收入已累积不少的财富。  
                                          虽然如此,赵天赐仍赠各分寺三十万两白银。  
                                          他勉励各分寺弟子勤练持戒,日后行侠天下。  
                                          此外,他只要由群豪或百姓口中获悉官吏之污迹,他皆私下告诫对方,并公开赐赏,以激励士气此举使不少污吏悔改。  
                                          这天下午,他们率杭州知府来到神仙楼前,公主正在睹景回忆时,赵天赐已指示拆楼掘骨另建学垫。  
                                          他更交给知府一百万两银票以长期维持学垫。  
                                          当天晚上,他们住入西湖行馆。  
                                          此行馆专供皇族及高吏公出或出游歇宿,他们一住入行馆,便受到严密的保护以及完善的服务。  
                                          他们便畅游西湖七天。  
                                          然后,他们折入安徽凤阳城。  
                                          他们便受到数十万人之恭迎,因为,这些人昔年到开封安居、酿酒及打工,他们已赚钱返乡安居乐业啦!  
                                          他们便抽样的参观民宅。  
                                          他们餐餐接受百姓招待。  
                                          半个月之后,他们才巡视县衙及赐赏而去。  
                                          他们便畅游江苏及金陵脂粉胜景。  
                                          赵天赐更在秦淮河畔回忆二度在舫中快活及获奖之情景,他不由更加的敬佩青衫客之智慧及安排。  
                                          他们畅游半个多月,便直接进入河南地面。  
                                          当他们返堡时,七子一女已互牵跟着赵德夫妇出厅,他们瞧得大喜,便上前向双亲行礼及抱子。  
                                          颜春却频频提醒三媳小心。  
                                          因为,她们已各顶着一个大冬瓜呀!  
                                          入厅之后,立见青衫客含笑在座。  
                                          赵天赐便率三妻上前行礼。  
                                          青衫客含笑道:‘吾在昆明瞧过汝等。’  
                                          ‘真的呀?爷爷为何不招呼呢?我们一直期待能遇上爷爷哩!’‘汝等当时陷入人潮,吾无意凑热闹。’  
                                          ‘各地百姓的确太热诚啦!’  
                                          ‘此乃吾人积善助之功也!’  
                                          赵天赐点头道:‘的确!我们若要出游一圈,不但不必携银,反而可以发财返堡,因为,不少人皆欲还钱呀!’‘汝收回多少啦?’  
                                          ‘分文未收,我请他们先改善生活,因为,我看见不少人的气色仍然不佳,我劝他们多补身!’‘对!此乃长久之计!’  
                                          ‘是呀!我经常看见百姓工作过午或入夜,顶辛苦的!’‘的确!他们急于多赚些钱。’  
                                          ‘他们以为良机难得吧?’  
                                          ‘正是!所以,汝终其一生,皆须继续助人!’‘好!’  
                                          ‘汝会入宫启奏心得吧?’  
                                          ‘会!’  
                                          ‘奏请朝廷广设学垫吧!’  
                                          ‘好主意!我发现不少百姓吃不识字之亏哩!’青衫客点头道:‘不错!立垫有启蒙及端正风气之效。’‘有理!’  
                                          ‘另有一事,为维护三女之体,此胎分挽之后,宜行功绝育,吾会授汝秘诀,汝四人愿意否?’赵天赐四人立即点头。  
                                          不过,赵天赐立即望向双亲。  
                                          赵德含笑道:‘赵颜祝三氏皆有后代,足矣!’‘是!借钱之人已逝啦!’  
                                          ‘是的!各地贫民纷纷还钱,加上售酒及利钱收入,地室已经又有大批存银,吾计画再开始治河矣!’‘有理!各地道路挺平坦,尚不需整修。’  
                                          青衫客含笑道:‘云贵人随时修路,以自利利人!’‘太好啦!此景若再继续,天下必会更繁荣。’‘没问题,至少还有五十年荣景。’  
                                          ‘当真?’  
                                          ‘不错!除非遇上天灾,外患以及人祸。’  
                                          赵天赐问道:‘人祸包括什么呢?’  
                                          ‘昔日之景皆是人祸。’  
                                          ‘有理!如何根绝呢?’  
                                          ‘无法根绝,否则,天下不会分分合合!’  
                                          ‘有理!不过,该有减轻之法吧!’  
                                          青衫客点头道:‘有!朝政清明,赌色不旺,奢侈不再!’‘有理!有理!朝政清明最要紧吧!’  
                                          ‘不错!皇上登基以来之一连串德政所造成之荣景,已可证明朝政对天下安危影响之钜及深远。’‘有理!’  
                                          ‘汝任吏之时机已成熟矣!’  
                                          赵天赐怔了一下,便望向双亲。  
                                          赵德夫妇便含笑点头同意。  
                                          青衫客道:‘汝已先熟悉吏部等四部业,这次出巡天下,汝若入仕,可发挥辅佐明君之效。’‘可是,恐会照顾不了此地哩!’  
                                          ‘放心!三年内必停止售酒,银庄也会逐步缩小,吾预计可在二年内结束,此地已无须担心矣!’‘好!我会和父皇详谈!’  
                                          ‘很好!吾建议汝先在吏部发展。’  
                                          ‘好!’  
                                          他们又叙良久,方始歇息。  
                                          翌日上午,赵天赐便陪公主及二子入宫。  
                                          皇上诸人不由瞧得大喜。  
                                          不久,赵天赐便与皇上入御书房彻谈。  
                                          午前时分,赵天赐已允兼任吏部侍郎。  
                                          他立即成为吏部之第一号人物。  
                                          他在翌日一上朝,便上奏广设学垫以启蒙及端正风气,皇上不但立即钦准,而且指示即刻推动。  
                                          因为,如今的朝库已经钱多多矣!  
                                          有钱便好办事,各衙吏一接到公文,便赴银庄取出大批的银票,他们以村及人口数为基准的搭建学垫。  
                                          他们更礼聘或甄录夫子。  
                                          他们更通知孩童准备上垫。  
                                          如此大兴土木,便又增加百姓的收入。  
                                          财物及德政,使百姓更心向朝廷及勤奋工作。  
                                          当他们获悉此德政出自赵天赐之上奏以及赵天赐已经出任吏部侍郎,人心纷纷感恩以及昂扬。  
                                          老天爷便在此时赐给赵天赐四个麟儿。  
                                          白玉娥连生三胎双胞胎,已轰动开封城。  
                                          贺客便空前的踊跃。  
                                          赵德夫妇乐透啦!  
                                          赵天赐已一一为爱妻行功绝嗣。  
                                          从此,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快活着。  
                                          白玉娥更使赵天赐销魂着。  
                                          建垫工程刚完成,赵德便又雇工治河,这回,他地毯式的整治天下大小河川,连洞庭湖也开始清理积泥。  
                                          因为,他太乐啦!  
                                          此工程空前的浩大,时间也长达一年余,它们足足消耗赵德的半年利钱收入,他却毫不在乎的大乐。  
                                          因为,售酒之收入持续不断。  
                                          如今,他已减产三成,收入仍甚惊人。  
                                          他又开始存银入少林寺。  
                                          青衫客仍然在云贵存金银。  
                                          他已投入五万余张一万两银票,却只填到那个洞三分之一处,足见那个洞之超级容量。  
                                          兀过半年,赵天赐再度出巡,这回,他率三妻陪太上皇及殿下同行,另有三十个侍卫全程护送。  
                                          太上皇足足已三十年末离开开封,他乍见各地之荣景,他除了游山玩水之外,便大方赐赏各衙。  
                                          他更大方的搞赏边军。  
                                          因为,他险被金、辽国搞垮,他最重视边军。  
                                          途中,他先后入少林及武当二派参访及连宿三夜。  
                                          他更先后拜访白、温二户亲家及各住十日,他畅玩着桂林及阳朔胜景,他更饱尝鲜鱼及龙抬头补酒。  
                                          他先后访过少林三大分寺及赐赏。  
                                          他期勉少林众弟子弘法及保朝卫民。  
                                          他更深入沿海渔村膳宿及欣睹渔民之富足。  
                                          他放心的登上庐山赏景怡性。  
                                          他既乐又满足。  
                                          赵天赐更爽,因为,他与三妻似在渡蜜月哩!  
                                          不过,他仍巡视各衙及学垫。  
                                          他们游过九江,便畅游苏杭这二处人间天堂,他们在此二处先后畅游三个多月,然后再进入安徽及山东。  
                                          他们便在炎热的中原天气中出关北上避暑。  
                                          他们畅游河北、热河、沈阳及辽北。  
                                          赵天赐更在深夜单独再入雪山后之密洞中。  
                                          因为,颜春由小册中记载,获悉洞中埋着一只秦朝玉触,此触既吸寒气又吸蔘气,可结合骤珠泡水供炼丹。  
                                          此丹更可延年益寿及活血行气。  
                                          他在榻下挖不久,便挖出一个玉钵。  
                                          立见钵中放着一个墨绿玉触。  
                                          他抚触一吸气,立觉寒气入体。  
                                          他欣然的放它入钵及盖妥钵盖。  
                                          他便欣然离去。  
                                          他陪太上皇巡视及赐赏过边军,便直接南下。  
                                          中秋前夕,他们已欣然返宫。  
                                          他们正式完成一年又三个月余之出巡。  
                                          太上皇便向皇上畅述各地之荣景。  
                                          殿下亦确定民生乐利及吏清军强。  
                                          皇上不由龙心大悦。  
                                          他便赏赵天赐五百万两黄金。  
                                          翌夜,赵天赐便与亲人及青衫客在堡中赏月品酒。  
                                          他们天南地北的欢叙着。  
                                          如今,他们只产售三成的龙抬头补酒,他们每月以其余的一成补酒赠送皇族以及沈、白、温三府亲人和存入堡中。  
                                          他们决定在一年内停售补酒。  
                                          届时,他们每月只酿一成补酒自饮。  
                                          银庄亦在这段期间内回收逾三成的资金,尤其各地贫民已逾八成偿清所借之钱,足见民力已富。  
                                          他们一直欢聚到深夜,方始歇息。  
                                          翌夜,颜春在膳后便率赵天赐在堡中散步。  
                                          ‘娘有何吩咐?’  
                                          ‘那只玉触是真品,吾已以它泡水备用。’  
                                          ‘它来自辽国吗?’  
                                          ‘是的!它是辽国历代皇后承传所戴之宝。’赵天赐忖道:‘那个老妪是辽国皇后吗?’  
                                          颜春低声道:‘汝所杀之妇,便是吾父王之妃,她以笛音控制那批男女,她欲采阳修练天葵阴功。’‘原来如此!挺诡异的!’  
                                          ‘不错!那批男女已形同行尸走肉,日后会成为僵尸般供她役使,所幸让汝误打误撞的予以消灭。’赵天赐怔道:‘不会吧!孩儿轻易劈死他们呀!’颜春笑道:‘他们的火候未足,加上他们白天刚强,夜晚柔弱,否则,她怎能吸采男人之阳气呢?’‘原来如此!他们以何维生呢?’  
                                          ‘据册上记载,他们以丹丸维生,却未注明丹丸名称以及来源,这些丹丸可能先前所留,方可能另有人在炼丹丸。’‘有理!大意不得哩!’  
                                          ‘放心!即使另有人炼丹,也成不了气候。’赵天赐点头道:‘有理!’  
                                          颜春呼口气道:‘勿泄此事!’  
                                          ‘好!’  
                                          ‘吾已焚化该册,若有人询问此钵来历,你就答以购自路边小摊,以免引来没必要之风波。’‘好!’  
                                          颜春道:‘你出巡期间,皇上来过十一次,他在本月初来访时,曾道出许尚书老迈,他将叫你接任哩!’赵天赐点头道:‘孩儿知道,许尚书赶不上皇上之急性子,他太保守,父皇老早就打算叫他返乡养老。’颜春道:‘你的官越大,越要小心,切勿自傲。’‘是!’  
                                          ‘大爷说孩子们明年可以奠基练武,他打算留下来一年半载,他希望你把“无相神功”传授给孩子们。’‘好!’  
                                          颜春含笑道:‘我们已经功名富贵俱全以及子孙满堂,我们只希望能够平稳渡日,你切勿争名夺利。’‘是!’  
                                          ‘多接近子女,他们对你挺生疏的!’  
                                          ‘好!’  
                                          不久,二人便返厅品茗。  
                                          赵天赐望着小家伙们端坐大椅吃水果,不由大喜。  
                                          良久之后,他们方始歇息。  
                                          翌日早朝时,皇上便钦准许尚书辞官及谕赵天赐接任吏部尚书,二人立即上前遵旨叩谢。  
                                          退朝之后,二人便办妥交接。  
                                          赵天赐之第一件命令便是推动科试,进一步裁汰庸吏。  
                                          他更重新分工,使诸吏之责任更加明确。  
                                          然后,他率二吏面圣。  
                                          他向皇上保荐之二吏皆适任侍郎一职。  
                                          皇上当场钦定吕侍郎。  
                                          皇上更同意明年开科甄吏。  
                                          于是,吏部上下忙碌着。  
                                          公文也一批批的送赴各地。  
                                          科试诏文迅即公告天下。  
                                          吏治已清,皇禄又优厚,报名之人因而络绎不绝。  
                                          赵天赐一口气派出十五名官吏赴各地督导乡、城试事宜,酝酿着。  
                                          十一月十五日,各地已完成乡试。  
                                          十一月底,便公告晋城试之举人名单。  
                                          翌年元月底,城试已经顺利完成。  
                                          八日后,晋京试名单已公告。  
                                          清明节翌日,近二千人已在开封公开进行京试。  
                                          试场共有二十处,每处皆有侍卫及军士在内外巡视。  
                                          一场空前大规莫的科试便积极进行着。  
                                          赵天赐与吏部诸吏更到场巡视着。  
                                          京试便在众人公认公平、公正、公开情况下完成。  
                                          十日后,便有一千名登榜者参加殿试。  
                                          殿试在宫中之六殿及校场举行,文吏项目包括笔试及口试,武吏包括笔试及自演武功,一百名高僧更主持武吏之武试项目。  
                                          十天后,五百人已登金榜。  
                                          皇上不但逐一召见钦点,更赐宴嘉勉。  
                                          然后便是三个月见习。  
                                          二百名武吏只见习一月,便赴各边关见习及任用。  
                                          三百名文吏则在四部见习及逐周呈上心得。  
                                          赵天赐与殿下更随时约谈着。  
                                          二个月期满,宫内外官吏进行裁退,升调及轮调。  
                                          沈清俊便返桂林接任知府,温远扬则至镇南关出任副帅。  
                                          这是他及温永汉之心愿,赵天赐乐予促成。  
                                          人事布局一完成,皇上便钦定各增皇禄三成。  
                                          甚至军士及衙役也增加三成。  
                                          喜从天降,人人亢奋效朝。  
                                          赵天赐便与殿下如火如荼的进一步革新吏治,不出半年,皇上诏告天下,三年后再度举办文吏科试。  
                                          报名资格必须在学垫任教二年以上,且经过地方吏考核及格,此讯立即造成空前推动及争相入垫执鞭。  
                                          中年以上之夫子们纷纷功成身退。  
                                          年青的举人及秀才们纷纷白天勤教及挑灯苦读。  
                                          又过半年余,皇上由赵天赐陪巡天下。  
                                          殿下则代朝,太上皇客串‘顾问’。  
                                          ‘百闻不如一见’,皇上已多次经由多人之口中及奏折获悉天下荣景,他此次一瞧,不由龙心大悦。  
                                          各边军之战力令他欣喜。  
                                          各衙之效率令他放心。  
                                          所以,皇上到处赐赏着。  
                                          七个月之后,皇上春风满面的返宫。  
                                          他赏各吏一个月俸粮。  
                                          他赏周宰相二十万两黄金准其辞官返乡。  
                                          赵天赐正式接任宰相。  
                                          尚书遗缺则由吏部诸吏逐一递补。  
                                          赵天赐大权在握,便经常召集四位尚书及侍郎共研兴革措施及呈奏,皇上一律‘有奏必准’支持到底。  
                                          朝廷为之充满朝气及活力。  
                                          天下荣景更加扩张。  
                                          龙抬头补酒已正式停售。  
                                          赵记银庄也正式结束营业。  
                                          赵家堡之地室摆满龙抬头及银票。  
                                          三百名少年则与赵天赐之子女每天在堡中由大相国寺诸僧授武,青衫客则悠哉的天天到场欣赏着。  
                                          因为,他已在云贵存足金银啦!  
                                          他高枕无忧啦!  
                                          他以铁门封妥入口,又有云贵百姓义务防守,赵天赐又冲刺一年余,便天天悠哉渡日。  
                                          因为,一批新吏结合制度使宫内外一切已上轨道。  
                                          他白日悠哉的佐君,夜晚则陪妻小孝顺双亲。  
                                          赵德夫妇开始云游天下,他们更重返辽北古战场回忆往事。  
                                          他们过着神仙美侣生活。  
                                          赵家堡三字便永远深烙人心及备受感戴。  
                                          (全书完) 
 
                                           |